会议专题

不同背包方式行走对大学生脊柱角度的影响

本研究探索不同的背包方式行走对大学生脊柱角度的影响,为人们合理背包和防止背包给人体带来的损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采用的背包装置是通过模拟大学生常规背包制成的,由两块长35cm、宽6cm和一块长25cm、宽5cm的钢板制成的倒”U”形结构,在”U”的两侧所在的钢板上对称焊上4跟直径为2cm的铁棍,此设计是为了添加附加重量(本实验采用哑铃片),使满足不同受试者的背包重量均为其体重的10%,用采样频率为200Hz的Vicon红外高速摄像系统拍摄受试者10%体重背包负重时,以后、前、后前交替、右、左、右左交替6种背包方式分别盯住其正前方2m处的固定位置以1.1m/s的常速在德国生产的Zebris步态跑台上行走10min,其中后前交替背包为后5min+前5min、右左交替背包为右背5min+左背5min.结论指出不同方式背包明显影响大学生C7-T7-T12段,即胸椎在矢状面和额状面的弯曲角度;前后交替背包和左右交替背包能缓解仅仅由单一背包方式对胸椎的影响。不同背包方式对大学生的T7-T12-SACR段,即下胸椎至腰椎段在矢状面的角度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方式背包对下胸椎至腰椎段在额状面的角度变化有明显影响,前背包对下胸椎至腰椎段在额状面的角度影响最小,交替背包能缓解下胸椎至腰椎段的侧弯。

行走 脊柱角度 背包方式 矢状面 额状面

王敏 陆阿明 王国栋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215021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1978-197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