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运动性疲劳对羽毛球运动员跳杀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影响

运动性疲劳一直以来都是体育科学领域的一项研究热点,如何正确评价运动性疲劳以及如何在运动赛场上规避疲劳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对于该领域的体育科研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羽毛球跳杀技术一直为世界劲旅必备的主要技术,因其可直接得分、能创造有利得分机会、可抑制对方进攻以及能转化场上的攻守态势等优势而成为比赛中的重要手段并内经常性使用.运动性疲劳对羽毛球跳杀技术动作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表现为:最大重心高度(即腾起距离)下降,最大重心速度降低,右上臂环节最大速度下降,右前臂环节最大速度降低,最大挥拍速度显著下降等特征,同时膝、踝关节功能不断下降,主要表现为膝踝关节角度变化幅度变小。这些生物力学参数的改变,不仅大幅降低了羽毛球运动员跳杀技术的表现力,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关节和肌肉损伤的风险,客观科学地反映出了运动性疲劳的程度,为今后正确评价运动性疲劳奠定了理论基础。

羽毛球运动员 跳杀技术动作 运动性疲劳 生物力学

刘琳 刘庆广 薄成志 黄强民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20043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032-2033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