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运动负荷对多目标追踪绩效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多目标追踪研究中新近发展出的多身份追踪范式,即各个运动客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属性,个体不仅追踪所有目标客体的位置,而且要明确每个目标客体分别运动到了哪个位置,从而实现动态的客体特征一位置绑定。相较于传统的范式,此多身份追踪范式能更为贴切地反映现实情境中的追踪,且更全面地体现个体的视觉注意和工作记忆能力。指出一定水平的运动负荷——尤其是短时大强度负荷——可显著提高个体的多目标追踪绩效,且对慢速和快速运动的目标均是如此。运动员可在比赛前或比赛中短时增加一定的运动负荷,借以提高自己的追踪能力及相关的场上表现。普通人群可通过短时中大强度的锻炼改善自己的认知功能,尤其注意转移能力和工作记忆。

运动负荷 多目标追踪 视觉注意 工作记忆

陈俊霖 李杰

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089-2090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