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建国以来中、小学学校体操教材内容变化特征与动因分析

通过对建国以来九次中小学体操教材内容演变的历史性回顾,并对其变化的特征与动因进行分析,系统地呈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操教材演变规律,促进学校体操基础教育理论的建设,并为今后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历经数次教育教学改革洗礼,体操始终坚守其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受各历史时期政治和社会背景等的影响,体操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小学学校体操理论的发展滞后于同期高校体操理论;中小学体操教材内容始终未脱离竞技体操范畴;但随着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体操教材内容的编选渐趋科学性趋向于同时兼顾体操运动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要求。提出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内在逻辑、学生动作发展需要和心理发展特点等,增强教材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契合度;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助力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加大体操教育理论研究力度,深度开发体操教材内容资源;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需求为基础,促进相关高校体操课程建设。

中小学体育 体操课 教材内容 课程改革

方向丽 竭晓安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065000 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485-2486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