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安塞腰鼓传承与发展研究

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并且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两者相结合,对安塞县部分乡镇进行实地调查,以安塞县中小学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参与者及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安塞腰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推动、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研究,使安塞腰鼓这项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更好更稳更远。安塞腰鼓目前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安塞腰鼓主要集中在安塞县西河口、沿河湾、谭家营、招安、真武洞、化子坪、砖窑湾七个乡镇,全县从安塞腰鼓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7%,全县普及推广不够。传承人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学历在初中及以下水平,由于学历水平问题,许多人只会打腰鼓,技术动作难以用语言表达,甚至难以示范,且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身体力行不够。基层腰鼓协会之间交流联系较少,缺乏对外交流,协会自身能力薄弱,全县腰鼓协会缺乏整体合力。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的安塞腰鼓发展策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发展安塞腰鼓。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注重安塞腰鼓的活态性保护;协会在前台,学校建平台,政府做后台,群众积极参与。加大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人力和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政府政策执行力,尤其加强传承人继续教育和交流,提升传承人传承教育的核心能力;加强安塞腰鼓品牌文化建设,结合体育与旅游适度进行产业化发展。加快安塞腰鼓健身价值开发,逐步向学校、社区推广健身腰鼓。促进安塞腰鼓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安塞腰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国际交流

马丽侠 马丽侠

西安体育学院 71006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657-2658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