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抗战后期广东体育活动与体育秩序转型(1943-1944年)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对于抗战时期的体育研究是体育史学术研究较为缺乏的方面,而通过稀见体育文献进行研究也较为缺乏。本文通过对抗战后期韶关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来研究本时期体育秩序的建构与转型。《粤华报》所刊登的体育消息实际上中国现代体育秩序建构与转型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折射镜。这无疑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在民族救亡的时代,都市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时代特性勾勒出来的双重特性,使得韶关体育活动呈现出不同的秩序特征。而这些秩序的建构和发展也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因素,甚至体育秩序的形成意味着向传统秩序的挑战。韶关体育秩序具有自身的秩序特征,反映了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对于中国现代体育秩序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整体趋势性的分析,而应该将立足体育史料的分析,才能够深入解读体育秩序的转型。

体育活动 体育秩序 抗战时期

龙秋生 林少娜 黄德沂 王铃芝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5103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10006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510663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666-2668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