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村落文化的变迁与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以渭源县麻家集羌蕃鼓舞研究为个案

该研究从文化人类学理论入手,以农村文化变迁为视角,以麻家集镇羌蕃鼓舞为研究个案,对羌蕃鼓舞的自然环境、表演程式、文化内涵、生存状态、传承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及影响动因,寻求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路径,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羌蕃鼓舞最早的形态可能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仪式,而至唐或唐以前由于南地战事频繁,演变成为将士出征前举行的一种征战祭祀仪式,而发展与现在,逐步演变为生活中的年节庆典等祭祀仪式。村落文化经济的变迁使羌蕃鼓舞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村落文化组织的变迁使羌蕃鼓舞由自发的宗教组织向社会组织的转型;村落文化生态的变迁使羌蕃鼓舞文化的解构向文化的重构的转型。羌蕃鼓舞的传承与麻家集镇文化变迁的发展之间有一种依赖性和从属性的内在逻辑关系。即麻家集镇的文化对羌蕃鼓舞的传承有着制约、管理、导向功能。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不仅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体育非物质文化孕育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将村落文化社会系统、村落经济系统和村落生态系统等诸要素相结合起来,形成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农村文化生态保护、农村文化进步和农村文化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三赢”的局面。在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既要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保护与村落文化经济系统、文化社会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的协调发展,而且还要促进村落文化进步、村落社会发展、村落生态保护的发展,实现“双三赢”的局面,达到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目的和任务。

羌蕃鼓舞 体育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文化变迁

张学军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43000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676-2677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