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程式化表演起源的人类学假设--基于印第安俳舞(Pow-wow)仪式田野调查的跨文化反思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有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方法是有关中国戏曲程式的历史文献综述法;第二个方法是笔者参与观察印第安俳舞仪式所撰写的微型民族志;第三个方法是深入分析美国人类学界同行针对同一主题的前期田调笔记文献。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体育舞蹈动作的组合与编创即可以是从异文化的传播扩散中引介的,也可以脱胎于自身的母体文化通过不断加工创新演化而成的,文化扩散论与文化演化论在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变迁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在国家战略层面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挺进,倡导休闲文明与推动全民健身的时代主题将引领中国体育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全国各地的群众广场舞第一次全面复活了自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逐渐式微的踏歌起舞的民间习俗。依托各种时尚、经典的流行歌曲支撑起来的、从异域异文化中移植过来的舞蹈动作千姿百态,纷繁庞杂。然而就在群众广场舞风风火火的另一面,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戏曲艺术全面萎缩的局面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很多貌似脱离剧情的程式化动作其实无论在舞蹈美学上还是在文化意境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深入开发与社会传播的价值。
印第安俳舞 体育舞蹈 戏曲艺术 程式化表演 文化人类学
黄金葵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 10019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10087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685-2687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