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16项市级体育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研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它不仅承载了先民的生命智慧,而且具有多方面现实功能。在当代急剧变迁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了传承危机。如何探索有效的传承模式成为急待解答的问题。本文力求在对所选非遗项目传承现状、问题、制约因素等进行全面调研基础上,归纳出传承模式,并对不同模式传承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寻更具适应性的传承模式,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上海市在体育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传承状况仍不容乐观。目前存在的传承模式主要有政府-社区主导型、政府-社会结合型、政府-法团代理型、民间-社团主导型、民间-精英依赖型、民间-个体自发型6类。其中,政府-社会结合型和民间-社团主导型的传承效果较好。政府是当前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最强大的推动力量,而加强民间在文化活动上的自组织能力则是今后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长效机制的关键命题。
体育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政府职能 民间组织
黄聚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0438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691-2693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