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批判性解读与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不是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而是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是你输我赢的体育文化之间的相互吞并,而是体育文化间的共存共生;不是你死我活的体育文化侵略,而是体育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要摒弃文化传播传统的零和博弈观念,树立体育文化之间交流互融、共存共生、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传播对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传播内容——以点带面、重点出击、全面开花,加强针对性;传播姿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强调平等性;传播理念——输出为下、融入为上、舍我从人,加大互补性;传播手段——古老运动、高新科技(互联网+)、现代表达,增加趣味性;传播人才培养——夯实基础、拓展知识(国内外)、苦练内功,提高全面性。
中国武术 国际传播 体育文化 合作模式
邓正龙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454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797-2798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