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由拳入道”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研究
研究武术“由拳入道”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是具有明显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要重视培养我们青少年的爱国主义传统,刚健有为,有血性、有刚性、有韧性。这是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代代相传不会中断的保证。而中国传统文化是阴阳合一、刚柔相济的文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应该是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由拳入道”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弥补了当代教育的种种不足,重知识轻道德,重名利轻淡泊,重结果轻过程,重文理轻体悟,通过身体的练习体验教育的价值,由外到内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传统武术“由拳入道”的教育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武术“由拳入道”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过程教育、养成教育,通过技术的练习上升到人文教育过程,将传统文化的思想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明确武术在技和道的连接点——将拳理提升为学理层面上反映出深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由拳入道”的教育思想强调由表及里,将传统武术技能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渗透于人们的思维,起到“外化于身,内化于心”的教育效果。 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不是空中楼阁,以拳明理通过技术的学习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教育内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融入武术“由拳入道”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武术教育理论的教育价值通过两种转化来完成,一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思维;二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德性。“由拳入道”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化育人。
武术 传统文化 教育思想 由拳入道理念
赵歆
武汉体育学院 43007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825-2826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