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互联网时代体育休闲发展策略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依据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属性——通过“连接”让使用者和产品发生情感上牵制连接,重视个体的强参与感,从而以点带面的渗透至群体的强参与感。以体育休闲人群的不同阶段为划分标准,探讨体育休闲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发展方式和路径。提出,促使体育休闲产生的三个重要因素:想动的意识、能用的场地、会动的方法;所有阶段人群都存在由于各种社会或者个人因素造成的与体育“脱钩”的现象;互联网时代发展体育休闲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各阶段人群如何与体育休闲发生“连接”。建议: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宣传推广体育休闲意识,普及体育与休闲项目的正确方法;重视公共体育服务,但要协调好与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与商业体育的比例关系;强调政府与自发性群体组织的互利合作关系,引导更多群众的体育休闲参与体验。

体育休闲 互联网思维 政府推广 公共服务 群体组织

刘雅芳 王莉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100084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100084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894-2895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