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类上市公司遇到“互联网+”
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找出一些我国体育类上市公司在这一契机中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新路,并在政策的引导下多角度多途径与互联网这片蓝海紧密的结合,分析从传统业务向新兴业务的发展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在发展新业务的同时,带动传统业务的产业化升级,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方法:通过查询2014年的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对体育产业方面的内容进行提炼整理。对我国体育上市公司经营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分析整理。将体育类上市公司与其他已经开展互联网+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当代经济发展发生了几点变化:一是,消费者与产品供应商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二是,经营理念由产品经营向用户经营转化。三是,支付模式由传统支付转变为电子支付,由一次性支付转化为分批次融资性支付。2014年度,公司加强产品研发投入,根据消费者的细分需求对产品品类进行推陈出新,运用创新数字技术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基于互联网思维完善数字营销及精准营销。继续推动线上电商渠道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围绕大众健康生活方式,启动基于互联网转型及延展的“商品+服务”战略。 结论:互联网+的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显著提高;互联网+的上市公司利润水平显著提高;互联网+的上市公司可以享受到国家积极政策扶持;互联网+的上市公司可以扩大用户群,在主营业务中实现细分;未融合互联网+的上市公司在此时已经显得被动;互联网+属于轻资产经营,成不底,如合理配置,经济杠杆作用显著。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互联网+与传统企业对接平台,加快引导传统上市公司的转型或升级,积极拓展立体交互式运营模式,并用互联网串联政府信息实现战略互联化;以互联网为连接器,构造裂变生态圈,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功能,以互联网为中心辐射到企业相关业务,进而裂变更多的细分业务,达到统一和谐的生态商业模式;打造不同层级的电子商务链。将B2B,P2C,O2O等模式不断融合和应用的企业的经营中去。
体育类上市公司 业务细分 经营模式 互联网思维
赵果巍 孙大海
哈尔滨体育学院 150008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944-2945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