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育解说话语的现场生成

目的:体育解说员——大众体育文化的传播者,面对的赛场信息瞬息万变,脱口而出、准确表达、引人入胜是其即刻的矛盾要求.那么,解说员如何才能突破语言的困境,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研究也将紧紧围绕解说话语的”交流本质、实践语境与话语生成”这一主线展开.吸取叙事学、符号学、现象学、修辞学等文化成果,厘清体育解说话语的现场生成本质.研究中,共选取了6大类(篮球30场、足球20场、田径10场、网球20场、乒乓球10场、重竞技10场)、100场体育解说文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和总结,对本研究结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方法:运用叙事学理论的视点、聚焦、时间、线索等相关理论,积极探索马克思、布尔迪厄等人的实践理论,对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的部分学生和体育播音与主持方向的16位学生进行解说实践及教学实践的控制实验、问卷调查、效果观察、媒体实践、职业跟踪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结果:体育解说话语具有即兴特征。体育解说叙事的最大魅力往往体现在解说员对未知结果的悬念设置上,引导受众对比赛结果的持续关注。体育解说文本要架构紧贴比赛的自然线索、架构解说的主观线索、即时围观、关联与想象、情景与修辞是常用的解说话语的生成方式。本文选取叙事学的研究视角,深入解说话语的具体语境,在把握人类话语交流本质的基础上,探讨体育解说话语的现场生成规律。研究中尽量避免围观式的宏观话语批评,也尽量避开逐字逐句、停连重音式的微观话语分析,力求在中观叙事层面找寻体育解说的话语建构方式。

体育解说 话语生成 即兴特征 叙事学理论

朱俊河

上海体育学院 20043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070-3071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