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与国家形象:英美主要媒体中的奥运报道分析
目的:以4家英美主要媒体,英国BBC和《卫报》(网络版)、美国NBC及《纽约时报》(网络版)为主要范本,涵盖了英美的广播、电视和报纸,考察4家媒体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2年伦敦奥运所有报道,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社论、评论、特写等内容,探索主流媒体对奥运会主办国--中国和英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定义和建构,探讨其被定义和被建构的内容、特点、过程和策略,话语规律,韵律和修辞习惯. 方法:运用历史—话语分析方法和语料库语言学,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以4家主要媒体有关2008年的北京奥运报道为主要内容,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分析手段,通过wordsmith工具对所有报道进行主题(topics)、关键词(Keywords)、词语搭配(collocates)以及词簇显著性(concordance)的统计和计算分析,得出有关奥运会主办国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主题和关键词。 结果:英美主要媒体有关奥运报道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等各个方面,能较全面反映他国对中国形象的总体印象中国的国家形象包含他国公众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各方面状况以及对中国外交政策。中国的民族形象包括他国对中国人的道德素养、文化知识和智慧状况等方面的总体感觉、态度及评价,这二者缺一不可,是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部分。BBC等媒体在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方面,基本上能够保持及时的反应速度和客观中立的立场,善于使用超然的手法,以提供“事实性新闻”和“平衡性新闻”的方式报道中国,反映出外媒涉华报道日益多元化的现状。英美主流媒体在报道2个奥运举办国家这一相同议题时,在议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结论:在理解新闻从业者、新闻框架、组织属性、制度差异的基础上并将其报道放在转型中国的现实背景中去理解,才能得出较为理性和客观的结论。政府应协同媒体和企业利用奥运会整合国家形象传播,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
奥运会主办国 国家形象 民族形象 新闻报道
陈丽江
上海体育学院 200438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075-3076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