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运会开幕式折射出的中西体育理念差异
目的:我国学者翟国范在他的《西方文明中的体育理念及其在当代中的两难选择》中说到:”直接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价值的体育理念,是体育科学的灵魂,是指导体育实践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在政府大力弘扬全民健身的时代洪流下,良好而正确的体育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指导我国的全民健身以及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是除奥运会比赛项目之外的又一个重头戏,同时,奥运会开幕式不仅为到场的体育迷,而且为绝大多数不能够到达举办国的体育迷和非体育迷提供了了解举办国历史文化和体育理念的平台和渠道.本文拟通过对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对比分析,浅析出其中折射出的中西体育理念存在的差异. 方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伦敦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比分析,从整体印象、细节分析,从两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情节设置、主题与口号、出场人员、音乐特色等方面,全面对比分析两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异同,从中窥探其中折射出的体育理念的差异。 结果: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似乎是一场全民大联欢,热情自由的英国民众对外传播着本国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不经意间也传递出本国自由平等、人本来天性的解放的体育理念。体育之于英国民众,已经浸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育之于我国民众更像是浮于日常生活表面的附属品。 结论: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的体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以国家为基准的“举国体制”的大理念。西方的体育理念是以人为核心的体育理念,是在物质极大丰富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体育理念。“主张在个性自由的基础上开展体育运动”,“塑造个体健康完美的人格,进而形成公共意识,促进整个社会的完善”。这同样也是为我国体育理念的创新发展,以及如何在新的时代更好的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范本,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和欧美国家在历史人文以及国家现状方面的差异。如何让体育成为惠及全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树立一种符合时代气质的体育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及能够满足民众需求的体育发展之路,并以此来更好地引导我国民众进行体育锻炼是今后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奥运会开幕式 体育理念 中西差异 举国体制 人本主义
陈莉莉
上海体育学院 20008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080-3081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