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大负荷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胞浆蛋白Parkin介导了受损线粒体表面结构或功能蛋白的多聚泛素化,并以此作为被自噬体选择性包裹的标志,在哺乳动物细胞自噬依赖的对去极化线粒体的降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实验拟通过观察一次大负荷运动后不同时相下大鼠骨骼肌中Parkin及自噬体膜标记物LC3的变化,探讨大负荷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的影响,为研究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发生的机理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选取36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n=6)和大负荷运动组(E,n=30)。其中,E组按照取材的时间点不同又分为即刻、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h等5组,每组各6只。E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持续性下坡跑,跑台坡度为-16。,速度为16m/min,运动时间为90min。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与自噬体的形成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大鼠比目鱼肌Parkin、LC3分别与线粒体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显示:一次大负荷运动可诱导骨骼肌中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发生,表现在运动后即刻胞浆蛋白Parkin转位至线粒体,直至运动后72h内Parkin及自噬体膜的标记物LC3均与线粒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共定位,且运动后12h线粒体损伤最为严重,出现大量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后续研究可通过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Ub、p62等信号蛋白质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大负荷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的具体机制。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 自噬行为
尚画雨 冶成英 顾博雅 张欣 王瑞元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10008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140-3141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