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抗炎镇痛对运动性肌肉损伤恢复的影响

延迟性肌肉损伤是在运动员和普通人群中都较为常见损伤类型,由此引发的肌肉酸痛,发炎,肿胀等症状造成限制动作幅度,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影响运动训练和比赛成绩.本研究为论证是否应当采用冷疗法和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等手段加速恢复.实验一:选取某大学本科无运动经历男生12名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动后不加干预,实验组运动后进行冰敷。为排除先后次序的干扰降低误差,间隔1个月后2组交叉再次试验,进行自身对照。本实验采取离心运动的负荷方式,离心运动为深蹲纵跳摸高,摸高高度为3m,每组30次,时间1min,组间间歇1min,共3组,间隔1个月后再次进行同样负荷的离心运动。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抽取受试者静脉血,使用ABX MICROS60全血细胞分析仪测试血清CK、TNF-α、IL-6及白细胞计数。运动前、后一周及两周后测肌力变化。肌力测试使用DAVID等长测力仪在60°处测股四头肌肌力,测试3次峰值,取最大值。对照组受试者在运动后2-4小时进行消炎处理。实验二:选取66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适应性饲养两天后,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灌胃生理盐水组(CS),离心运动+灌胃生理盐水组(ES),安静+灌胃布洛芬组(CI),离心运动+灌胃布洛芬组(EI)。给药方案:CI和EI组在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每隔12小时按35mg/kg体重给大鼠灌胃服用浓度为50mg/ml的布洛芬溶液,CS和ES组大鼠按相同剂量和时间灌胃服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运动方案:运动组大鼠在0°跑台上以5~10m/min的速度运动5~10min,适应性训练两天后均在跑速为20±1m/min、坡度为-16°的跑台上持续运动90min。分别于运动后第1、2、5、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后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IL-6和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肌肉损伤及炎性细胞侵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比目鱼肌中TNF-α、MyoD和M-cadherin等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冰敷可以减轻延迟性肌肉损伤的炎症情况,有利于短期的炎症消除,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肌力下降的程度,而不做处理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机体长期的自身恢复;2)血浆TNF-α的变化趋势基本可以反映受损肌纤维中的炎症进程;3)MyoD在运动后1天已经出现表达上调的现象,而M-cad表达显著上调出现在运动后的第5~7天。布洛芬使卫星细胞分化的程度略有下降。

运动性肌肉损伤 消炎处理 镇痛治疗 损伤恢复

周越 艾磊 李玫 张荷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100084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210014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188-318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