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节奏与干预节奏条件下男子1500米跑能量代谢特征的对比研究
本文以4次国际大赛男子1500米跑前3名运动员的速度节奏作为干预节奏,比较受试者完成自主节奏及干预节奏1500米跑时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根据视频分析,从近7次奥运会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500米跑决赛中,选取前3名运动员速度节奏较为相似的4次比赛,并根据该4次比赛前3名运动员的速度节奏特点建立干预节奏模型.干预节奏模型分4个段落,即高速起动段落(0~100米)、途中低速段落(100~800米)、途中高速段落(800~1300米)及终点速度保持段落(1300-1500米),各段落相对跑速分别为平均跑速的105.98%、93.44%、106.33%及107.55%.21名男子1500米跑运动员佩戴便携式心肺功能仪,在标准田径跑道上分别完成1次递增负荷测试、2次共持续8回合的恒定负荷测试、1次自主节奏1500米跑测试及1次干预节奏1500米跑测试。通过递增负荷测试判定无氧阈。在75%~115%无氧阈强度范围间选取8个强度,完成恒定负荷测试,并以最大累积氧亏法计算无氧供能情况。自主节奏测试要求受试者以自己掌握节奏变化的形式尽可能快地完成,并计取平均跑速。干预节奏测试要求受试者在100~800米及800~1300米段落分别以模型节奏完成,0~100米及1300-1500米段落仍自己掌握速度节奏。结果证明:以名次为目的的比赛节奏(干预节奏)对无氧代谢的总量无明显影响,但可对有氧代谢水平造成较大的抑制作用,进而引起成绩的明显下降。
中距离跑 自主节奏 干预节奏 能量代谢
郜卫峰
武汉体育学院 43007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240-3241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