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体育与社会记忆的保存与传承--以傈僳族“爬刀杆”为例
考察仪式体育在社会记忆保存和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它对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和作用机制.书写类记忆载体虽然可以有较广的传播范围,但是其载体和传承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受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是个相对单调、枯燥的过程;其他诸如历史遗迹、纪念碑之类的记忆载体,只有人们在此不定期的举行相关的纪念或庆典活动之时,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而仪式体育作为保存和传承社会记忆的载体则完全不同,它容纳了神话、信仰、价值观、族群历史、历史人物等内容,同时又以形象化的形式呈现,是一个立体性记忆载体,参与其中的个体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可以动,同时可以对内、外感受器、本体感受器产生刺激,其中还包括了仪式激发的个人情感及思维、心理活动等。所以,仪式作为社会记忆的载体的优势非常明显。仪式体育把族人聚集在其独特的“场域”中,族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那个增进了了解、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成为是乡土社会的“黏合剂”和“安全阀”。仪式结束后,族群的情感连带和一体性,经由“仪式场域”中建构的社会记忆维系,继续为促进族群团结、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仪式体育 社会记忆 记忆载体 传承功能
郭军 仇军
清华大学 10008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311-3312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