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包容性发展”新常态研究

”包容性发展”指共同、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倡导以长远视角,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其人文内涵对于指导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新常态”是习总书记提出,原指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特征和状态.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根据竞技体育自身和社会发展实际,战略目标设定多元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运动项目本身特点的目标体系,满足不同参与主体多元利益追求,激活竞技体育发展内生动力。在“举国体制”基础上,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市场化,管理约束法治化。政府转变职能,在发展规划设计、宏观政策制定、投资监管调控方面发挥作用,具体事务交由市场和社会组织,吸引多元主体有效参与,释放生产活力。“重点优先发展”的运动项目非均衡发展方式在竞技体育资源稀缺状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长远看,竞技体育发展长期结构失衡,基础大项和高影响力项目发展长期落后,将直接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因此,调整战略,转移重点,形成竞技项目协调均衡发展新常态尤为重要。依据“包容性发展”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内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中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协调各区域均衡发展,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和竞技体育发展成果。竞技体育发展中切实贯彻公平和效率,构建公平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保障运动员公平接受教育,解决好运动员退役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改变“数量多、强度大、成本高”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强化科学训练,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体育回归本源,竞技体育优先发展中让渡部分资源发展群众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筑牢群众体育根基,以坚实的群众体育基础反哺竞技体育,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事业 包容性发展 战略目标 运行机制

邱希 曾庆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430205 湖北大学 430062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377-3378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