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服务活动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的体系调整是一种必然选择,其意义在于逐渐承接新时期体育公共服务的微观职能,形成与政府和社会”共治”格局,满足公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总之,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就整体而言,与体育走向社会化的现实差距还很大,其自主性、独立性和志愿性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体育非营利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应有价值与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开发。深入研究公共服务视野下的体育非营利组织,有助于促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体育非营利组织的了解,从而使体育非营利组织获得更广阔的制度支持和社会认同,对促进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加快与世界体育的接轨,推动中国社会体育的进步有着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体育非营利组织 公共服务 制度支持 社会认同

潘雯雯 余保玲

浙江大学 31005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394-3395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