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奥运优势项目向大众化转型思考
通过1979-1980年的两次全国性的体育工作会议,国家已经在意识形态上确立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地位,首先,国家支付从地方代表队到国家优秀代表队的一切费用;其次,国家采用”组织一条龙”的训练机制,建立了从一般业余体校到国家队一套严格的选拔制度作;最后,国家因为实行了”举国体制”,包办了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切,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政策的支持、充足的后备人员的刺激下,催生出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为了改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实现体育运动项目的均衡化发展,应该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有机融合,推动全民健身战略的长久化发展;构建体育中介服务体系,增强奥运优势项目的市场化转换能力;第三是加大对大众需求项目的投入,实现同奥运优势项目资源的共享;最后是建立体育运动项目评价机制,合理定位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类别。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必须构建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的相互融合发展驱动机制,实现奥运优势项目向大众健身需求转型发展,推进奥运优势项目市场化发展水平和层次,提升奥运优势项目资源同大众健身需求之间无缝转换能力,带动和提升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发展,实现奥运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全民健身战略提升发展双赢目标。
体育事业 奥运优势项目 大众化转型 全民健身战略
张俊豪 布特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 32503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447-3448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