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反馈对男大学生下肢单侧静力性力量训练的影响
研究目的: 国外学者对视觉反馈在静力性力量中起到的作用有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视觉反馈对静力性力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有的学者则认为视觉反馈会使静力性力量产生更大的偏差.而国内视觉反馈与静力性力量这个方向主要在临床康复领域应用且大多运动员与教练员只注重动力性力量训练,认为动力性力量训练更贴近专项而忽视静力性力量训练.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充分挖掘静力性力量训练的潜力,从而找到效果最好的静力性力量训练方式,探究视觉反馈对下肢静力性力量训练的影响. 研究方法: 分组前先对24名受试者通过Iosmed2000等速力量测试仪测试单腿腿部蹬伸力量,通过David力量测试仪测试全部受试者单腿膝关节伸展力量。为减少误差,每个指标测量两次,并记录最大值。接下来采用随机数表法的方法对实验前测试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数据确保对照和实验组成员力量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的前提下,2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分别为1组对照组,2组训练组,训练组分别为有视觉反馈组和无视觉反馈组。训练期间对照组不经任何练习,实验组在Biodensity力量训练器上进行四周下肢蹬伸训练。四周后统一进行测试。训练方案:受试者在Biodensity训练器上进行单腿静力性蹬伸力量训练,全力蹬伸,每次5秒,组间间歇三分钟,每人4组,每周两次。为确保实验严谨性,测试时要求每个受试者单双腿在仪器Iosmed2000力量测试仪蹬伸发力时保持120度弯曲,在仪器David上伸展发力时保持60度弯曲。训练时要求每位受试者在Biodensity训练器上蹬伸时保持腿部120弯曲,同时要求受试者背部贴紧座椅,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四周训练结束之后,再利用Iosmed2000等速力量测试仪测试各组单腿部蹬伸力量和单腿膝关节伸展力量,记录最大值。数据处理实验前后组内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静力性蹬伸力量测试结果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数据对比分析,无视觉反馈单腿组实验前后数据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视觉反馈单腿组实验前后数据出现显著差异,且为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对照组在配对样本t检验中实验前后数据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静力性蹬伸力量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后视觉反馈单腿组数据与实验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组别均无显著性差异。在静力性伸展力量测试结果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论: 结论:1)视觉反馈对于男大学生单腿部蹬伸静力性力量训练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促进静力性力量增长;2)有视觉反馈干预的单腿部蹬伸静力性力量训练对于男大学生单腿膝关节伸展静力性力量没有显著影响。 建议:由于条件受限,样本量不算很大,因此本研究所得结果视觉反馈与无视觉反馈差异不是极为明显。有条件的前提下建议扩大样本量以使得数据趋势更加明显。还可进一步研究视觉反馈对下肢双侧静力性力量的影响以及视觉反馈对上肢静力性力量的影响。
运动训练 下肢关节 静力性力量 视觉反馈
杨翌 汪洋
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598-359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