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训练对铅球运动员爆发力影响的研究
研究目的: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是决定速度力量型项目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铅球依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项目,因此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对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引进到国内已经在很多项目中得以应用,训练效果也都颇有成效,但在投掷项目尤其是铅球中的运用却鲜有涉猎.因此,将振动训练法引入到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中,探究振动训练是否能有效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对铅球训练起理论支撑和实践作用.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调研,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今年来有关振动训练的研究成果,查阅振动训练的相关书籍,将所搜集的资料分析整理,为本研究提高理论依据。实验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项的二级及以上的铅球运动员12名,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训练法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训练,经过8周的实验,测试两组训练后的爆发力。数理统计,运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对实验所获得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 经过8周的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反映铅球运动员爆发力量的三项测试指标(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快速半蹲起)的测试成绩提高非常显著(P<0.01);实验后,使用振动训练法的实验组铅球运动员爆发力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对经过传统力量训练后的对照组爆发力测试结果,对比组内成绩提高显著(P<0.05)。对实验组中反映爆发力的三项指标(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快速半蹲起)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组内对比成绩提高非常显(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运动专项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成绩提高的原因各有不同。前者是由于单个肌纤维的粗细增加了导致肌肉力量增加。后者是由于神经肌肉系统中神经对肌纤维控制的数量的增加,提高了铅球运动中团身转体挺髋出手的速度,改善了一系列动作的连贯性和力有序传导。 研究结论: 经过8周的实验,两组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均有提高;实验组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振动训练可以更好的提高铅球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建议可以利用振动训练无负重训练的优点,且可以对机体产生最大挑战(因为它在不减小力量的前提下增加身体的功能)的特点,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尽管振动训练能有效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但振动训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得力量训练。应根据铅球项目的特点不同和训练需要,合理将振动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二级水平左右的运动员,其竞技能力与高水平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且实验时间较短(8周),实验样本量较少,因此实验结果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运动员。实验采用的训练方法比较单一,训练负荷没有达到最大量和强度。在后续的研究中会尽量控制影响实验的因素,进一步探讨振动训练中不同振幅、不同频率对铅球运动员爆发力的影响,以期找到更为合适的训练振幅和频率。
铅球运动 爆发力 振动训练 力量训练
邓菊会
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672-3674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