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园排球运动赛事发展现状及参与者调查研究
公园排球是国际排联发展委员会在总结排球和沙滩排球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在国际著名专家学者的参与下,专门设计推出的一项新的排球运动形式.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国际排联1998年日本世界大会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一种娱乐排球.2013年5月31日公园排球正式引入中国.比赛采用4人制,不轮转,没有前后排限制,球网降低,球更大、更软,主要在室外进行,也可以在室内利用羽毛球场地开展.规则简单易行,门槛低,适合大众健身娱乐.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比较分析法等,比较公园排球与硬式排球和沙滩排球在竞赛规章的不同之处;跟踪比赛,深入研究我国公园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和参赛情况,通过录像分析公园排球和硬式排球在比赛效果和比赛技术等方面的不同,得出公园排球的开展优势和发展中的不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为以后公园排球赛事的开展提供参考。对于中国排球协会而言,里约热内卢奥运周期,中国排球界的任务不仅仅要拿奖牌,也要考虑让排球如何更好地进社区、进校园,在群众中普及推广。公园排球这一新项目门槛低,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无疑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公园排球的诸多特点使得这一项目既具备大众健身的特征,又能够作为竞技比赛来运作。如果善加推广,公园排球将有可能成为室内排球、沙滩排球之外的第三大排球运动项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公园排球参与者男性大于女性,球龄大多在3到10年,学历大多是本科,不经常参与公园排球运动,参与方式大多是邀上好友、同事或是球队组织友谊赛,每次参加会在90分钟左右,参与原因大多是娱乐消遣、满足兴趣爱好,能促进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等作用。公园排球运动属于新兴的全民健身项目,它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点。它经济实用、安全性高、简单易行具有观赏性。公园排球既不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又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可满足各年龄阶段和不同体质、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人的健身娱乐需求,具有很高的运动价值。建议中国排协应加大公园排球的宣传力度,多举办公园排球赛事,多再中学、高校体育中宣传,多进行民间参与者调查,从社会现实出发,制定赛制。建议初学者可以进行公园排球辅助练习,对传球的固定手型、垫球的稳定性、拦网的学习、扣球的包球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以作为竞技排球训练前的热身活动。积极的政策引导,依托大众排球,深入群众开展创办体育院系大学生公园排球联赛,让公园排球成为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组建业余俱乐部联盟和球迷协会,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公园排球 体育赛事 参与者 大众健身
晁浩毅
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100096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684-3685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