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老年人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

研究目的: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46号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一条主要任务提到了促进康体结合.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运动处方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提出,指的是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或病人,根据相关检查,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持续时间等,从而取得健身或康复效果.目前,这一概念在中国并不普及,绝大多数医院只提供药物处方,并不开具”运动处方。”在发达国家,卫生与体育是密切结合的,医生会用理论指导大众健身。当前,中国慢性病人口持续增加,如果通过”运动处方”提前干预,能够预防疾病发生、有效增强体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被证明是减少脂肪和中老年人骨量丢失的较好方法,本研究将探索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老年人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 招募150名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镇年龄范围在40~60岁,在过去一年内无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且平时体力活动水平在中等强度以下的健康中老年男女,通过本研究进行的健康评估获得入选资格,告知受试者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入选的受试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运动干预,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其中有氧运动的方式选取跑步机快走的形式;分别在运动干预前后测试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干预前,在健身房为受试者免费办理健身卡,要求受试者进入健身房刷卡签到,离开健身房刷卡签退,练习过程期间有专业健身教练给予指导。具体练习要求为:跑步机快走持续30分钟,运动强度根据跑步机上的实时运动心率严格控制在受试者自己最大心率60%~70%,然后进行30分钟的抗阻力量练习,要求受试者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测试自身9大肌群的最大肌力,包括胸大肌、背阔肌、竖脊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腹直肌,然后按照教练指导在相应肌群对应的锻练器械上进行锻炼,每次练习三个肌群,一周三次的锻练要求9个大肌群都要进行锻炼,每个肌群的锻练动作要求强度达到相应肌群最大肌力的百分比(男性为80%、女性为60%)。在运动干预中期即一个月时,结合受试者运动处方实施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运动方案,保证运动干预的有效进行。正式干预开始后,每周健身房出勤次数不能达到3次未能按照干预计划协议要求参加运动干预的受试者予以排除。最后选取了符合标准的101名(男46人,女45人)40~60岁健康中老年人的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男性的身体成分指标中体重、体脂肪含量、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均下降,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去脂体重、骨骼肌含量、骨矿物含量、基础代谢率均增加,且去脂体重、骨骼肌含量、基础代谢率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p<0.05),骨矿物含量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的骨密度指标中超声声速(SOS)具有高度显著性差(p<0.01),骨强度(OSI)有所增加;女性的身体成分指标中体脂肪含量、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均下降,且体脂率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脂体重、骨骼肌含量、骨矿物含量、基础代谢率均增加,且骨矿物含量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脂体重、骨骼肌含量、基础代谢率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的骨密度指标中超声声速(SOS)、跟骨超声振幅(BUA)、骨强度(OSI)均有所增加。 研究结论: 短期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的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和跟骨骨密度的影响呈现出良性变化趋势,建议中老年人群长期坚持此运动方式。

中老年人 有氧运动 抗阻力量练习 身体成分 骨密度

张军 陆大江

上海体育学院 20043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730-3732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