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的解剖定位标记
研究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及其前内束(AM束)和后外束(PL束)与其骨性定位标记(胫骨内侧髁间棘、”over-the-back”缘以及胫骨平台前后缘)的距离. 研究方法:选取18个经过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的不成对完整膝关节(左膝关节10个,右膝关节8个),均来自济宁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18个膝关节均无明显的关节退变,无明显外伤,关节内组织结构完整,分别于髌骨上、下方20cm处切断股骨与胫骨,便于解剖观察。逐层分离各层软组织,直至关节囊,打开关节囊,可见膝关节内部组织结构。内外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切断,保存前交叉韧带,通过屈伸膝关节分辨其AM与PL束,在胫骨止点处切断,充分暴露胫骨平台上方的组织结构,并用不同颜色标记。ACL胫骨止点的骨性标记主要有“over-the-back”缘和胫骨内侧髁间棘。分别测量ACL中点以及AM束、PL束中点距离两个骨性解剖标记的距离;测量ACL中点距离胫骨平台前后缘的距离,定位ACL位于胫骨平台的位置,从而得到ACL胫骨止点的具体位置。然后分别测量出上述的距离。ACL、AM束、PL束中点与骨性解剖标记的距离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s)表示;左、右膝关节两者的差异也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s)表示,并用SPSS16.0统计软件,两样本均数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二者不同之处,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果:ACL束中点与胫骨内侧髁间棘和“over-the-back”缘分别为(9.94±2.84)mm和(15.06±3.93)mm;AM束中点与二者的距离分别为(7.50±2.45)mm和(16.83±2.94)mm;PL束与二者的距离分别为(11.39±2.25)mm和(14.94±4.11)mm。左、右膝关节的AM束和PL束中点距离“over-the-back”缘有统计学差异。ACL中点位于胫骨平台前后缘的40.18%±3.08%处。 研究结论:膝关节ACL损伤后解剖重建时胫骨止点的位置非常重要,胫骨内侧髁间棘和“over-the-back”缘可作为胫骨止点的典型定位标记;胫骨平台可作为重建术后骨道位置主要评定指标。但是左、右膝关节胫骨止点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可以通过健侧胫骨止点的位置来确定患侧骨道位置。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胫骨止点 前内束 后外束 骨性定位标记
徐琳琳 丁杰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 10006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783-3784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