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般俯卧撑运动和不稳定俯卧撑运动的对比分析

研究目的: 力量训练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体育界的关注,正确选取训练方式已成为研究顺利开展的保证.力量训练可以提升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并且力量训练又是体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力量训练的手段.俯卧撑训练作为一种力量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手臂肌、胸肌、肩部、肋部肌肉,增加上肢、肩带、胸部、腹部力量.目前,肌肉运动功效的研究比较少见,未能较好地揭示力量训练肌肉的动作结构特征规律.故本研究运用表面肌电分析法,结合某学校学生设计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不稳定俯卧撑训练器,对一般俯卧撑运动和不稳定俯卧撑运动时各块肌肉的活动情况和收缩特征规律进行探讨,从而对比分析进行两种俯卧撑运动时上肢肌肉与胸大肌的动作结构特征和肌肉机能及协同特征所遵循的规律,为完善运动解剖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以某学校的普通生20人(偶尔锻炼身体,非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制定俯卧撑动作标准,分为一般俯卧撑和不稳定俯卧撑。受试者先进行1组(10个)一倍肩距一般俯卧撑,休息十分钟后受试者利用不稳定俯卧撑训练器进行1组(10个)不稳定俯卧撑,然后再休息十分钟后进行1组(10个)两倍肩距一般俯卧撑;应用双极16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分别选取受试者的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肘肌、斜方肌、三角肌以及胸大肌上束采集数据;用matlab程序对数据进行时频域分析,得到积分肌电、均方根振幅。 研究结果: 与不稳定俯卧撑相比,进行一般俯卧撑时(一倍和两倍肩距)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以0.1秒为单位的积分值和以1秒为单位的积分值较高,肌电平均幅度更大,兴奋更强烈;与一般俯卧撑(一倍和两倍肩距)相比,进行不稳定卧撑时肱桡肌、肱三头肌和肘肌以0.1秒为单位的积分值和以1秒为单位的积分值较高,肌电的平均幅度更大,兴奋更强烈;一倍肩距一般俯卧撑和不稳定俯卧撑相比,斜方肌的积分肌电值和均方根振幅无明显差异,而进行两倍肩距一般俯卧撑时,斜方肌以0.1秒为单位的积分值和以1秒为单位的积分值较高,肌电的平均幅度更大,兴奋更强烈;一倍间距和两倍肩距一般俯卧撑相比,三角肌的肌电平均幅度更大兴奋更强烈。 研究结论: 1)一般俯卧撑运动相比于不稳定俯卧撑运动对胸肌、肱二头肌、三角肌的训练效果更好;不稳定俯卧撑相比于一般俯卧撑对肱桡肌、肘肌以及肱三头肌的训练刺激性更大,训练效果更好; 2)训练肌肉力量时,选取正确的训练方式往往带有主观性,为了使训练目的与训练动作保持一致,应该根据所需的不同运动效果,选取不同的俯卧撑训练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运动目的。

俯卧撑 运动解剖学 肌肉 收缩特征 表面肌电

田兴辰

上海体育学院 20043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836-3837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