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员应激与心理疲劳的关系--职业认同的调节与中介作用双模型
研究目的: 心理疲劳的授权模式由Coakley提出,又称为”单一认同发展与外在控制模式”.该模型本质上更强调社会因素的影响,认为心理疲劳是一个由于社会控制和社会限制结构引起的社会问题,失去认同感和控制感是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认为外在的社会认同是否能影响到运动员,取决于运动员内在的职业认同。结合心理疲劳的压力模型认为应激导致心理疲劳的观点,本研究将两个模型的三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大学生运动员的职业认同在应激与心理疲劳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并建议提升大学生运动员职业认同感来积极应对应激,预防心理疲劳,间接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促进心理成长。 研究方法: 以职业认同对应激与心理疲劳的调节和中介作用为研究内容,以XX体育学院527名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参与者,采用“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自编“运动员职业认同问卷”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进行了调查研究。使用SPSS21.0录入、处理数据,并统计分析,使用Mplus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结果: 大学生运动员应激、职业认同与心理疲劳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应激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75以下,说明不存在多元共线性问题。大学生运动员应激与职业认同有显著的负相关(r=-0.314,p<0.01)、与心理疲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38,p<0.01),职业认同与心理疲劳有显著负相关(r=-0.336,p<0.01)。大学生运动员职业认同在应激与心理疲劳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c=0.033,p<0.01)说明大学生运动员应激与心理疲劳的关系受到职业认同的调节。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中介模型拟合良好,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CFI=0.989、NNFI=0.975、CMIN/DF=1.746、RMSEA=0.025。大学生运动员的应激可以对心理成长产生总的影响0.236。其中通过职业认同0.167×0.901=0.150间接作用于心理疲劳,此时考虑职业认同中介因素后对心理疲劳的影响为0.096.大学生运动员应激对心理疲劳的影响中,职业认同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8%。说明大学生运动员的职业认同在应激与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研究结论: 大学生运动员应激与心理疲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职业认同与应激各因子及心理疲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运动员应激对心理疲劳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职业认同对心理疲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运动员应激与心理疲劳中职业认同的调节模型成立,同时,大学生运动员应激与心理疲劳中职业认同的中介模型成立。这提示大学生运动员面对应激时可以通过增强职业认同来缓解应激,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提升心理品质,间接提升运动成绩。
运动员 职业认同 应激 心理疲劳 中介模型
王文增 魏忠凤
沈阳体育学院 心理学教研室 110102 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教研室 11010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863-3864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