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理论研究
研究目的: 在西方,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近些年,随着我国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我国心理学者对动机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突破.本文将对我国近十年的动机研究理论进展进行综述并作简要评价,包括动机基本概念、经典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体育锻炼或参与动机,希望对运动动机的更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帮助人们提高体育锻炼意识,推动人们的运动参与行为.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调研: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对论文涉及的内容,查阅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并通过中国体育学术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路检索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和论文相近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精读,为完成论文打下理论基础。对比分析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对动机理论从多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逻辑分析:通过分类、比较、类比、归纳、演绎、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检索的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不少,但成果不多,大部分着重于外国的动机理论,没有本土化的理论,即缺乏理论创新。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上,对体育运动动机的研究很少,且重点集中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的思辨上,未能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明确的解释。多种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的不同方面探究了动机理论,也尽可能理清了不同理论之间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但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化,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理论主义,对动机进行全面的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而且研究结果中还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模棱两可的问题。相比之下,认知主义动机观的研究更加完善,但也有不足,如自我效能理论未能说明自我效能究竟是稳定的人格特征还是易变的心理状态,其影响因素如何等重要问题。其次,研究方法过于偏理论性,缺乏实证支持,大有空口说白话的嫌疑。后续的动机研究应综合不同的视角和理论,理论性与实证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动机。 研究结论: 1)理论构建要创新,由抽象走向具体化,逐渐细致化; 2)注重情境性和应用性研究; 3)加强对学习动机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增强其可操作性; 4)重要文化因素的影响,研究应突出文化特色。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些经典动机理论、最新动机发展理论和我国体育动机研究的介绍和分析,引起广大心理学者的反思,给予他们一定的研究启示,并为以后动机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运动动机 参与行为 情境性 应用性
张巧荣 米靖 张小荣
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武山县马力中学 741317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896-3898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