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抑制控制能力研究
研究目的: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开放性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抑制不适当的优势反应的能力,这些都是抑制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健将级乒乓球运动员、二级乒乓球运动员和非运动生源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Go/no-go任务和Flanker任务探讨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行为抑制和认知抑制能力上的差异。 研究方法: 健将级乒乓球运动员13名,二级乒乓球运动员14名,非运动生源在校大学生13名,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 Go/no-go任务和Flanker任务。在Go/no-go任务中,要求被试只对go刺激做出按键反应而对no-go刺激不做反应。由于实验所设置的go刺激的百分比(75%)远高于no-go刺激的百分比(25%),使被试对go刺激形成按键的优势反应,而当no-go刺激出现时,被试则要抑制这种优势反应,由此考察被试的行为抑制能力。在Flanker任务中,电脑屏幕中会依次出现由五个箭头组合成的刺激。实验要求被试只对中间的箭头方向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其中,当所有箭头方向相同时为一致条件,中间箭头与其它箭头方向不同时为不一致条件。通过计算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差值考察被试的认知抑制能力。 实验采用3(被试类型:健将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和非运动员)×2(抑制类型:认知抑制和行为抑制)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被试类型和抑制类型,其中被试类型为组间变量,抑制类型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Go/no-go任务中go刺激的反应时和no-go刺激错误率,Flanker任务中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值及正确率的变化。 研究结果: Go/no-go任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类型和抑制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单纯主效应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健将级运动员的go刺激反应时显著短于二级运动员和非运动员,no-go刺激的错误率显著低于非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无显著差异。二级运动员在反应时和错误率上与非运动员无显著差异。在Flanker任务中,健将级运动员只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二级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而在不一致条件下,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二级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也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不同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在行为抑制能力上表现出了差异。健将级运动员的行为抑制能力比二级运动员和非运动员更好;二级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相比,没有表现出行为抑制能力的优势。在认知抑制能力上,不同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均没有表现出优势。
乒乓球运动员 行为抑制 认知抑制
侯爽
上海体育学院 200438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910-3912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