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体专业人才培养与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支持体系协同发展研究
社体专业位列15大就业难专业之中.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理论培养,缺乏走进基层、服务基层的实践机会.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急需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为其服务,两者实现了供求的统一.本文从供需角度出发,在调查供求现状的基础上,寻找两者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探寻两者合作之路.高校社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基层需求,走进基层、服务基层。在全面理解现状的基础上,解决各方存在的顾虑,社体专业人才可以成为发展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人才支持的主力军。并能在相关法规的保障下,改善社会体育人才队伍就业现状,实现互赢。二者协同发展首先需从岗位设置上着手。国家应增加社区专业服务人才岗位设置。吸引更多大学生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其次,主管部门(如残联)应主动实现与相关利益单位的沟通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并积极排除阻碍各方合作的障碍。另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应根据市场和社会所需及时调整,增加运动训练、运动损伤、运动处方或推拿按摩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将志愿服务制度化,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广泛调动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高等院校 社会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 社会实践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
陆贝 张钦福
潍坊学院 26106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177-417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