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办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究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简称社会体育专业,是培养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专业,虽是新兴专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也使社会体育专业逐步进入到一些民办机制高校中,但由于专业设置时间短,经验不足,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普遍存在偏颇,民办高等教育又有诸多特殊的限制等因素,造成民办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够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通过对本院及所在地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做相关调研,来分析制约民办高等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因素,试图探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民办高校应广泛吸纳社会投入,加强合作,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职业鉴定,回馈社会并获取经济收益、改善办学条件。增加科研支持,完善自有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应加强通识教育及行业常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形成以运动技能为先导,多元化潜在能力共同发展的培养模式。在运动技能课程模块中增设第二专选,或实行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捆绑式辅修学习,并重视教学技能培养,综合形成技能多元,理论充实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院校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周宾宇

南京体育学院 奥林匹克学院 体育与健康系 211162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4210-4211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