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教学内容相同教学内容顺序不同对身体影响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羽毛球日常教学中,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到结束部分都按照正常教学大纲顺序进行,课程安排顺序通常是前场-中场-后场-中场-前场,这种由小到大的运动量可以有效防止一些肌肉抽筋或韧带拉伤等不必要的运动性损伤.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在教学内容相同的基础上,教学内容顺序不同是否对学生的身体产生影响,在羽毛球专项班中选择1班和2班进行教学实验,将在课堂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将教学顺序改变,安排为后场-中场-前场-中场-后场,进而观察学生们与对照班使用常规教学后的身体损伤情况,并在生理机制、运动技能和训练规律三大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建议在今后的羽毛球专项课教学中继续强化常规动作学教学。在羽毛球专项课上尽量采用“前场-中场-后场-中场-前场”的羽毛球教学方案。通过学生自身参与实验,真正领悟人体运动关于“生理机制、运动技能、训练规律”的研究宗旨,对今后个人运动时有效地掌握高效运动技能提供了帮助。
高等院校 羽毛球课程 教学方式 运动技能
李方 柳杨
沈阳体育学院 11010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291-4292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