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选择
在现实背景下,以现代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已然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导。在我国,根植于传统文明条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衰退已成不争之事实。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做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当代中国人对自我文明自觉守护的必然选择,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必要尊重。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以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的方式作为保留和传递本民族身体文化薪火的可行性、必要性和优选路径作了探讨。研究认为:第一,从可行性看,人类社会很早便已意识到自身文明所具备的非凡价值,并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就开创了以博物馆来保存文化历史的举措。希望以此来减少因人类文明演进的漫漫历程中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对文明延续性带来的破坏。历经千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如今博物馆已然形成一个庞大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专业体系。如今,体育博物馆已在我国创建并开放,全国各地随民族传统文化热潮也创办了多种类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其中不乏有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内容,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顺理成章。第二,从必要性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堪称一大文化奇观。面对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式微和现代科技足以确保传统文化遗产存护的现实,选择以创建博物馆为中华民族体统体育的保护路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守护可谓势在必行。第三,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优选路径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措施:1)体现文化生态理念,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保护。在地点选择上,不可随意而为,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脱离其滋生繁衍的土壤,做到自然、人文环境和文化的整体保护;在类型规划上,不应求大求全,而要因地制宜彰显地域和民族特色,求精求深;在申办和管理上,要始终把握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根本宗旨,不能迷失于经济导向而造成重申报、轻管理。2)借助和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同进驻到博物馆中;借用大数据平台,最大限度地保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各种资料。3)理解博物馆意识,释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功能。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不仅限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物品的收藏、存贮、展览,它还可以发挥文化传播、教育、科学研究等多重功能,要将其建设成一个能量巨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释放基地。4)突出文化传承主体,做到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在申报和管理上应该突出真正的文化传承主体的重要地位,保证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构建事业的稳步推进。5)开放交流互动渠道,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的运营的降本增效。合理地开放与受众的交流互动渠道,在传承主体的指导和引领下,配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让参与者切实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身功效、文化意趣、民族风情,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价值、娱乐价值、健身价值得到适度开发,做到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的良性运营。
博物馆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遗产保护
王晓东
安庆师范学院 24601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445-4446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