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向的研究--以南蛇过垌为例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调研两种研究方法,对南蛇过垌拳在广西合浦县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走访传承人和非遗保护专家等多个角度,从文化学视角提出南蛇过垌拳发展传承的文化思考,以期对南蛇过垌拳传承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通过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外界的忽视,这套稀有拳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被遗忘的尴尬境地;同时当代年轻人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其难以收到嫡传弟子;缺少相关的体制保障促进南蛇过垌拳健康有序地发展;南蛇过垌拳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经费匮乏;种种原因使其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阻碍。文化是有继承性的,南蛇过垌拳要想传承和发展,不能只注重研究南蛇过垌拳的技术体系,要研究其内在的文化价值,通过南蛇过垌拳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去吸引人们习练南蛇过垌拳,只有将南蛇过垌拳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最大程度的释放,南蛇过垌拳才能可持续的被传承下去。文化具有创造性,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既能创造文化,还能将这种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累积成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如果群体成员不再挖掘其文化本真,提升文化的认同程度,那么就会逐渐疏远固有的传统体育文化,疏远的过程正是传统体育文化丧失的过程,与此同时,也会丧失民族的独特性。本文从文化发展角度对南蛇过垌拳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思考:在保持文化原真性的语境下,南蛇过垌拳就像是夹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金沙,经过人类文明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之后,能否留在岸边为人类造福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同的积极性,南蛇过垌拳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应该认同什么、如何认同,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武术的文化自觉应该是表现在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上都有“自知之明”,主动的反思传统武术文化在发展的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是南蛇过垌拳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武术发展的需要。
体育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王艳琼
广西师范大学 54100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469-4470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