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启示--以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为视点
为了能够保护文化遗产,杜绝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本文分析韩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原因,探索中韩文化的渊源与联系,认清当前中国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现状与危机,以武术文化为研究视角,寻找与韩国端午祭申遗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得到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发展警示与启发,对武术发展进行客观分析,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合理科学的建议。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塑其魂,使其富含灵气而颇具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之精髓体现,更是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历史记忆。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历史不仅仅是用来以古鉴今而推动民族发展的方向指南,更是一个民族生命的延续。显而易见,尊重历史与保护文化遗产就等同于维护一个民族的记忆与生命。若是一个民族失去了传承的记忆与生命,那么其终将不久湮没于世界发展的轮回之中。因此,从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民族文化和记忆的传承与发展,是维护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无可厚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尤其是是相关学界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与手段。但是,在对自己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应理性的维护他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尊重他国的民族文化与尊严。当然,在这之前更应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强化民族文化意识、传承民族文化记忆、杜绝民族文化遗失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与使命,纵然“民族文化传承是代际间的历史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来完成”,却也不能动摇文化遗产保护之决心,况且时势如此文化申遗与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 民族记忆 历史责任
张岩松 陈振勇
成都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 61004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560-4561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