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遗视角下武当武术传承现状调查分析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地域的一种民间文艺种类,也是这一地域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议事的空间,更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空间,因而对这一地域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得出:武当武术的传承体系主要由传承的主体、客体和传承手段共同构成。其中传承主体主要有武当武术的传承人、政府机关、武术馆校、武当杂志和当地民众组成。传承的客体主要由传承的内容和相关资料的整理。传承的手段主要有新闻媒体、网站、对外交流、比赛、舞台剧等组成。武当武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思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资料整理推广不足和传承局限;政府扶持和法律保护薄弱;武当武术产业发展缓慢,存在较多局限;武当武术交流和评价机制落后。要合理规划土地,为武校的发展留出空余之地;进一步对武当武术进行发掘整理,构建武当武术完整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加强对于武当武术的理论科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整合武术馆校资源,规范市场,创新馆校发展模式;整理归纳提炼出精编动作,加大教育普及;加强对外交流,切实在各种赛事中提高武当武术的内涵;加强武当武术与当地的区域互动,努力开发武当武术的旅游产业链;推动武当武术中“养生”方向的发展,避免过度商业化运营;建立健全武当武术非遗保护的评估体系。

武当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宋同顺 汤立许

武汉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 430079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4576-4577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