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国足球联赛职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探求
中国男子足球一直以来饱受诟病,街头巷尾成了“贬义词”的象征。球迷热情高涨,球队战绩一直难以实现国人期待的目标,不断探寻改革的路径,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足球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提高自身水平必须迎合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开展职业联赛,进行职业化改革。足球联赛职业化改革自1994年起成立甲A联赛开始至今,经历了20余年,花费了人民币近200亿,但中国足球并没有取得质的飞跃,反而从亚洲一流强队中跌落,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不禁又要“朝花夕拾”——回归原点,从国内的联赛职业化出发,探求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提出要从顶层设计出发——规范制度,建立长期战略规划,要包容性增长——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要以人为本——增强参与主体的职业化精神。
足球联赛 职业化发展 顶层设计 包容性增长 人本主义
李晓堃
河南师范大学 453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774-4776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