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兴奋剂教育讲师团建设研究
研究目的:由于中国特有的运动员管理特点和模式,在反兴奋剂教育方面有很多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如队伍集中训练时间长,国家体育单项协会(项目管理中心)对于运动队、运动员和辅助人员能够形成直接、有效的垂直管理等等.但是,目前反兴奋剂知识宣讲基本依靠反兴奋剂中心工作人员,讲师数量不足;对讲师没有统一的培训、评定、考核体系,讲师个人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运动员组织管理特点,培训课程内容基本属于“大而全”型,亟待开发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运动项目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目前的培训方式基本以宣讲为主,互动性有待提高;宣讲的效果参差不齐,培训效果缺乏评估等等。因此,如何建设一个适应不同人群、效果显著的讲师团使研究和实践中都亟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逻辑分析、比较研究法,借鉴企业化、市场化的培训管理模式,对反兴奋剂教育讲师队伍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反兴奋剂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讲师团项目可以优化现有课程,形成课程体系,规范讲师能力,认证讲师队伍,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使反兴奋剂教育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讲师团项目建设组成分为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和机制建设等三部分。1.师资培养:讲师团设计规模为60人左右,包括中心中青年业务骨干、各省(区、市)体育局和重点项目中心工作人员、高校教师及其他相关领域人员等。人员选择上考虑各自工作领域特点及专长,以使讲师队伍具有权威性。计划分两批进行培养,每批次30人左右。讲师将按照胜任能力要求的不同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选、用、育、留、退”全套机制。讲师将分步骤、分批次来进行培养。2.课程开发:教育课程开发将以体育系统内部的省级、国家级专业运动员及辅助人员为主要授课对象,兼顾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及专题课程。基础课程为普及型入门课程,所有运动员都要接受教育,也可以将部分内容拆分出来为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反兴奋剂教育服务;专题课程是为省级以上的专业运动员及辅助人员设计的(如行踪信息、治疗用药豁免等),每次授课,委托方可以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专题课程。3.机制建设:工作机制建设是讲师团项目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建设分为三个层面:建立健全国家、省市、项目中心各层级,运动员、辅助人员等各人群的培训制度,将反兴奋剂教育课程融入到各种形式的培训项目中;建立标准化课件的编写、优化、推广、修订工作流程;建立标准化的讲师招募、培训、认证、派遣、考核、淘汰机制;建立标准化的授课流程;建立标准化的教学评估体体系;针对年度培训计划报送、课程安排、讲师派遣、差旅安排、工作评估等各环节建立流程化管理体系。 研究结论:反兴奋剂教育讲师团队的建设,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反兴奋剂教育面临的讲师数量不足、培训不到位;课程针对性有待提高;教育的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等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各级各类体育主管部门开展反兴奋剂工作的积极性,为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不断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动员 反兴奋剂教育 讲师团队
吕羿畏 赛飞 李珂珂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 10002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893-4894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