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建设与服务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启动实施,历时十余年,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组织体系.”十二五”初期,以文化共享工程为核心,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提档升级的主要做法包括:结合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推动工程基层服务点设备的升级换代;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建设与新媒体传播渠道拓展;将文化馆初步纳入文化共享工程体系,资源开发产品化、专题化,探索直接推送基层新方式;增强网络培训功能,等等.结合”十三五”的工作重点,下一步将着重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在基层的运用与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基于“互联网+”,发挥国家数字文化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等渠道优势,整合、共享、推送与基层群众供需对接的以艺术普及为主的数字资源。要以乡镇为重点,提升乡镇服务点的配备标准,建立常态化基层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基层服务考核评估;完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队伍培训机制,强化网络化、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推出慕课网络培训课程,基层业务人员通过慕课培训,实现系统管理与培训进度跟踪,培训合格后颁发证书。此外还应建立文化共享工程乡镇服务点建设与服务评价制度,现场评估与网络监测相结合,以评促用,以评促效能提升。

公共数字文化 服务体系 资源共享 培训机制

李宏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 100034

国内会议

公共数字文化国际(浙江)论坛

杭州

中文

5-11

2016-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