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网络冲浪和代际知识转移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0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2亿(22182万)人,占总人口的16.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亿(14374万)人,占总人口的10.47%.以上数据显示,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化趋势.从个体层面来说,人口老龄化需要应对如何帮助和引导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问题.帮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让其晚年生活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必不可少的支持条件.帮助老年人上网是使用信息技术促进老年人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为了促进更多老年人上网,以帮助他们通过社会参与实现积极老化,需要了解如下问题:中国城市老年网民具有哪些特征?影响城市老年人上网状态(是否上网)以及上网频率(多长时间上一次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对山东省济南市老年人进行了走访调查,回收了286份有效问卷(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城市老年人的网民角色模型。回归分析显示,教育背景、年收入、拥有电脑和平板电脑、身体条件会显著正向影响老年人上网状态和上网频率。在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的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本文研究了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内容和方式。在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内容方面,本文构建了一个退休员工知识保留内容的识别框架,认为只有那些未保留的、与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一致的且保留收益大于保留成本的关键退休员工知识才值得企业花费精力和资源进行保留。在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方式方面,本文首先构建了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价值链模型,以此作为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过程框架,为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实施提供纲领性指导;建立了退休员工知识保留途径的选择模型(阶段不同、保留目的不同,保留任务也会不同,因而可用的最佳保留手段也会有所不同),此模型可以为退休员工知识保留任务实施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老年人 网络冲浪 上网频率 代际知识转移 个人意愿
左美云 汪长玉 高宁圣洁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16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