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与应对策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严重的危害着全人类健康,为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对四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脑血管相关性疾病如脑卒中等)、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的最新国内外流行现状进行综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应对策略.通过检索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万方、中国知网、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四大慢性病的最新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综述探讨。结果表明,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全球之首,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人群,具有病程长、多病共存的特点,巨额的医疗费用不堪重负,严重的影响生存质量。WHO《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2013~2020)》提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是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和疾病负担最终实现全世界都免受可避免的慢病带来的困扰,在原则上强调生命全过程干预、个人和社区能力提升、普及基本卫生服务等行动计划,重点突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在我国慢性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从社区层面和国家层面加强全民健康管理:控制危险因素,慢病未病先防。老年慢性病人群医养结合,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生存质量

刘国栋 王桦 汪琦 李晨芳 吴晓玲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老年科 430071

国内会议

中法老年医学高峰论坛2016暨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研究机构联盟大会

北京

中文

117-118

2016-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