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建省县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模式研究

近年来,福建省秉承“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等原则,立足现有优势,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南平、三明、漳州等地已初步探索实践出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有:设施农业循环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猪-沼-果”生态模式、观光生态园模式、生态渔业模式,这些模式的推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了进一步了解福建省地区之间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发展特点,通过对福建省各县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设计循环型农业发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原则及目减量化投入水平、资源环境面入手,选择13个相应指标展水平进行综合动态评价。从全省范围来看2008年到2013年,福建省56个县(市)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均有不同幅度地增长,这意味着各县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反映出近年来福建省加大循环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制定执行循环型农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鼓励进行循环型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工作的综合成效。从地区分布来看,福建省56个县(市)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深入挖掘福建省各县循环型农业发展的规律,对各县的发展程度进行归纳总结,福建省56个县(市)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的6年均值进行聚类区划分析。

农业发展 循环经济 评价体系 生产模式

傅志强

福州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1-24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