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标尺竞争效应吗?

本文通过全局熵值法的运用实现对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数据的获取。指出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显著的标尺竞争效应。这无疑有利于在邻近省域间形成竞相向上的竞争局面,进而有助于全国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整体提升。究其原因,应在于面对周边邻接省域旨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付出和努力,一方面相关省域可能会从上述地区因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提升而增加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如环境保类)中获益;另一方面亦会在自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力度,以避免因周边邻接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提升而引致的软硬件环境改善造成自身各类资源要素的流失,从而在空间上表现出一种竞相向上的标尺竞争效应。政府效率的高低对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政府效率愈高则其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愈高。省域政府效率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回归系数却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对某省域而言,其周边邻接省域的政府效率愈高,愈会对其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该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降低。市场化水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本省域市场化水平的增强,其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亦会得到同步提升。同时,省域市场化水平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亦显著为正,说明对某省域而言,周边邻接省域的市场化进程对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有效提升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同时还能显著促进邻接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政府组织 生态文明建设 绩效评价 标尺竞争效应

丁刚

福州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1-28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