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有机质孔的实验特征及岩石物理评价方法

针对源储共生、近源成藏的致密储层有机质孔发育,但缺乏定量评价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的有机质孔隙度确定方法及岩石物理评价模型.根据岩石在干燥、饱和及离心状态下的T2谱特征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孔隙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实验分析,得到了每块样品的有机质孔隙度.分析了有机质孔隙度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明确了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机质孔隙度与密度、声波、电阻率、自然伽马等参数的关系,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有机质孔隙度的岩石物理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干燥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可近似刻度成有机质孔隙度,与常规岩石物理分析结果的对应性较好.有机质孔的T2分布范围与束缚水基本相当,对于致密地层而言,不能单纯应用常规的截止值法将流体分为可动和束缚部分.有机质孔隙度与有机碳含量(TOC)、气态烃含量(S0)、游离烃含量(S1)、热解烃含量(S2)和有效碳含量(PG)成正比,与残余有机碳含量(RC)成反比,与含氢指数(HI)、产率指数(PI)、降解潜率(D)、烃指数(HCI)和镜质体反射率(Ro)等无明显的关系,说明其核磁信号主要来自于岩石的吸附烃和有机热解烃.有机质孔隙度与岩石物理响应的关系与TOC相似,呈高电阻率、高放射性、低密度、低波速的特征,通过实验所得的规律,可推广至实际地层的测井评价.
致密储层 有机质孔隙度 岩石物理评价 低场核磁共振 地球化学特征
葛新民 范宜仁 顾定娜 杨云 马凯 秦涛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CNPC测井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吐哈事业部 新疆 哈密 83820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甘肃 敦煌 736202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2-48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