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脾胃病的舌诊研究进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舌象能反映五脏六腑病变,舌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特色诊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望舌诊病的记载,如《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丹溪心传》指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舌诊在脾胃病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其研究方法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对舌象从肉眼观察发展到计算机信息提取及定量分析、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舌微循环检测、唾液液检测等综合指标分析,以求从中找出舌与胃部疾病相关性指标,使中医舌诊在脾胃病的临床辨治,判断预后和疗效,处方用药等方面更具科学性。中医舌诊在客观化的研究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舌象客观标准化可为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基础,但舌象图像分析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较少,应用性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诊断方面,使得许多量化的研究成果难以在临床运用。今后的有关研究应在建立大样本病证结合的舌象数据库的基础上,挖掘舌象数据与疾病证候诊断和治疗的特定性关系,从定量数据的角度说明其意义,并以此作为支撑中医临床辨证和疗效评价的依据,则将会有力地促进中医四诊客观化的进程,而将舌诊的客观化数据应用于疗效评价体系,也将是一项新的突破。

脾胃病 舌诊 舌象 客观化标准

闫秀丽 朱生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9-11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