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胃脘处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癌,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在临床治疗中,运用经方辨证加减治疗胃脘痛确有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经方治疗胃脘痛从治法归类,综述如下,包括疏肝理脾法、温中补虚法、消痞止痛法、温阳化饮、消积导滞法、养阴和胃法等,胃脘痛多为脾胃虚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寒邪犯胃所致,治当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并须审症求因,审因论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虽没有”胃脘痛”病名,但在阳明、少阳、厥阴病篇有关论述”腹中痛”、”心下痞满”、”喜呕”、”呕不止,心下急”、”噫气不除”等与之吻合。从诸医家运用经方的临床结果表明,经方确有较好疗效。临床证候不一定均齐备,只要抓住主证,则可使用。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辨证准确,临证权变及随症加减。

胃脘痛 中医经方 疏肝理脾法 温中补虚法 消积导滞法

曾丽金 李兵 陈国忠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南宁53000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南宁530023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19-21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