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胃粘膜疾病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F,RAU),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常发生于唇,舌尖,舌边缘,颊等处的粘膜,有自发性的烧灼痛和刺激性疼痛加剧,影响患者的说话与进食,无全身症状,病程自限,约1~2周自愈,但反复发作,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其发生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对RAU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焦点上。目前报道的治疗多为免疫调节和抗炎治疗为主,包括免疫功能抑制剂、抗生素、抗病毒及维生素治疗,目的是减少复发,促进愈合,延长间歇期,但从临床观察来看,虽然可缓解急性期疼痛(有些病例甚至不能缓解),但复发率及伴随相关副作用较多,往往得不偿失。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称为”口疮”,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多有”口疡”、”口疳”、”口吻疮”、”口丫疮”等不同名称。根据目前对本病认识,大致可将口疮病因病机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心脾积热、肺胃邪热、阴虚火旺、中虚火旺、阳虚伏火等,认为口疮基本病理为热,包括实热和虚热,治疗宜清热为主。应用中医药治疗RAU确有较西药相比有较好的疗效,但疗效仍不很稳定,有些经不起临床重复验证,且存在辩证分型不统一,经验用药较多,缺乏统一的辩证标准等问题。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均未见从胃粘膜病变着手治疗报道。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及体会,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本病发生与胃粘膜病变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胃粘膜病变好转或治愈,该病即治愈或不再发生,这一点正与中医”脾开窍于口”相吻合,本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其中以脾胃虚弱为主要证型,提示本病发生以脾胃虚弱为主要发病因素,ROU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改变及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表明:①脾胃虚弱型,患者胃粘膜表现以萎缩为主,但程度多为轻中度;②胃阴亏虚证患者胃粘膜表现以重度萎缩为主;③脾胃湿热证患者以HP感染为主,多伴有溃疡、糜烂的发生;④内镜下的胆汁返流多以肝胃不和为主;⑤各证型在轻、中、重度萎缩程度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轻度萎缩时排序为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不足。本研究结果说明ROU发生可能与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溃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脾胃虚弱使其发病根本因素,湿热熏蒸、阴虚火旺使其ROU发生结果。因此,从这些方面进行治疗,可能是控制本病复发根本。
复发性口腔溃疡 胃粘膜疾病 中医证型 萎缩程度
黄雅慧 王俊 王玥 乔会侠 刘越洋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 710029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28-30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